而所谓的大略,其实是今后李唐的整体战略,在东边战事没有取得进展的情形之下,不光是李世民,朝中很多人其实都已经将目光转到了西北或者是蜀中。
这也意味着李唐来到了十分关键的转折期,人们对短期内恢复晋地,或者是进兵河南失去了希望,于是便想在别处寻找破局之法。
也就是说,李世民所言代表的根本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作为尚书令的他,承受的压力并不比皇帝小。
同时这也意味着,秦王李世民是赞成这些意见的……
李渊沉吟良久,他还在犹豫当中,因为晋地离长安太近了……登基之初,他与众人制定的战略是先破薛举,再图洛阳。
后来李元吉丢了晋阳,一下改变了既定的战略,破薛举父子之后,便欲收复晋阳。
然而,情势至此是急转直下,东边一场接一场的失败,渐渐开始拖累大局。
到得如今,连向来主张尽快收复晋阳的次子都改弦更张了,这意味着什么,李渊十分的清楚,就像李世民方才说的那样,李定安已经坐大,收复晋阳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是渺茫。
可李渊还是心有未甘,晋阳是他的福地,同样也是他李氏龙兴之所在,唐公的称呼就是因晋地而来,再加上和长安只隔了一条黄河……
好吧,人家李渊可是个“念旧”的人呢。
“你即为尚书令,一些事……不必顾忌,先和中书众人商议一下,两日之后朕再召集大臣朝会时,要听见可行之策。”
李世民当即应下,话说的虽然含糊了些,但他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边各部为何难以调拨,因为那里有太子。
现在皇帝说不必顾忌……那他也就不用再和太子客气了。
当然,这里面的分寸还要把握好,太子党羽众多,也向来不会顾忌什么大局,硬碰对大家来说都没好处,尤其是父皇……心意左右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