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动了杀心。
这会儿再把话圆回来,李神通就觉得他说的有那么一些道理了。
什么道理呢?只在裴寂最后一句话上,日后许有助力……
要知道,李神通在朝中风评有些糟糕,这显然是长安争功时留下的后遗症,得罪了李三娘不说,还让其他人对他多有提防,甚至于有些厌恶。
谁也不想跟一个争功争的这么狠的人搭伙做事,越是那些大将军,越是如此想法,这对于李神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其实他早就有些后悔了,当初不该跟李秀宁争功,过后他可没得到多少便宜,大便宜都让他那两个侄儿给占去了,污名却留在了他的身上。
现在看来,人家李秀宁根本没有争功之心,他算是枉做了一次小人,还所得寥寥,何苦来哉?
所以,朝中缺少友人相助的他终于动心了。
而且还有裴寂说情,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实在没有拒绝的道理。
两人口口声声说的军中法度,到此已是全部被私心所取代。
李神通笑了起来,“贤弟所言有理……”
说到这里李神通顿住话音,眼珠儿转了转,才接着道:“既有贤弟为其求情,姜将军又确乃忠烈之人,战败之事也有情可原……不如这样,近日莱国公徐世勣所率兵卒,军纪散漫,生出不少事端,正需姜将军这样的人来整饬,贤弟以为这样可好?”
裴寂脸色不变,心里却道,你说好不好吧,这样移花接木的阴损手段,亏你想的出来。
裴寂一边腹诽,一边却拱手笑道:“如此甚好,玄真便代姜将军多谢了。”
李神通摆了摆手,笑的颇为古怪,“徐世勣新降,确要多加管束,可其麾下兵卒,皆乃百战之士,临战之际还需其人出力,莫要太过严苛,寒了诸人之心,此中道理,就需贤弟这样的人才能说的明白,贤弟多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