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人争锋于草原,也必定有着无数的凶险。
而王庆则是计算着粮草支用,只告诉李破,这一战只要目标明确,战事顺利的话,耗费的粮草对于代州而言,完全能够承担下来。
而且,今年秋天的收获只要下来,在未来的一两年间,只要没有太大的变故,代州肯定是不会缺粮了。
当然,几个人最为担心的一点,还是晋阳那边儿。
如果李破率大兵北上,若晋阳趁机兵来攻,守城肯定没问题,可今年的秋收怕是也就不用指望了。
还有就是移民安置的事情,虽一直都在进行,可要是战事一起,很多事情也就会拖延下去,只能等待战后再行布置了。
利弊之间,很难说的清楚这次出兵到底对还是不对。
在这样一个时候,也确实需要一位心意果决的人主持大局,左右旁顾,犹豫不决的人很难在这样一个局面之下做出决定。
当然,李破属于前者,从一个小小的恒安镇将,走到今日的地位,让他本就坚凝的心志,也越加凝练,大胆而不失谨慎的狡猾作风也越加明显了起来。
尤其是说起打仗的事情来,李破从来都是当仁不让,这比让他治理代州辖地要轻松的多。
实际上,在答应突厥来使出兵塞外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
这第一仗,不是跟突厥人争强,打的就是晋阳的李元吉。
他从军至今,不说每战必胜吧,却也少有败绩,不知不觉间,在战事上他已经养成了每战必胜的信念。
所以,他根本没去后悔,不该拿下汾阳宫,引起晋阳的戒备和敌意。
他只是想着既然有后顾之忧,那就在北上之前,先将后顾之忧除去。
这也正是他要等上一段时日,再行出兵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在这个时候,什么李渊,李世民之类的名字,在他这里就都不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