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大大的李字,绘于战旗正中,恒安镇军各部旗帜,也都挂了出来。
李破驻马于一座小丘之上,面无表情的遥遥望着西方。
这次,不用再取巧了,恒安镇九千余军兵,带出来了八千,所有会骑马的,甚至能骑马跑上几步不掉来的军卒都在这里了。
战马不是问题,恒安镇现在的战马,多的自己都快受不了了。
这样的一支骑军,肯定打不了什么硬仗,只要遇上数量多一些的突厥骑兵,一半的隋军骑卒就都是木头,等着被人砍的木头。
但隋军的士气却很高昂,因为他们这次踏上战场,背负的东西可就要多的多了。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明年云内城中的人,尤其是他们的父老妻儿不饿肚子,他们必须在这个冬天里,拿命去拼,甚至是拿命去换。
而他们和隋地那些“义军”以及官兵不同,他们这次要抢的是突厥人,他们心中不会产生一丁点的愧疚之情。
外战和内讧的根本区别,他们还想不太清楚,但总也知道,抢了突厥人,他们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和奖赏,抢了隋人,那就叫贼寇了。
领兵出来的李破,也渐渐感受到了压在身上的担子,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如果他现在还是恒安镇的参军,老老实实的呆在恒安镇,他只会想着全军的粮草支用问题,绝对不会带着人冒死出来,尾随突厥大军,走这么一次钢丝。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恒安镇将主,而且,将云内城纳入了恒安镇治下。
那么责任就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不希望明年城中有饿死人的事情生,还是担忧明年粮食不够,云内城生出内乱,还是为恒安镇军自身着想,不想让士卒离心,或者呢,是传来的消息让他感觉到有机可乘。
反正,他一咬牙,让李碧坐镇城中,自己则带着恒安镇军几乎是倾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