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事还未算结束,右相以伤病为由请辞,对于朝堂上层来说,是个不小的震动,皇帝甚至发了脾气,说:“莫非我嫉贤妒能,有功不赏!?”将秦嗣源训斥一番,随后又好言安慰,算是暂作结尾。
事实上,对于这段时间,处于政局中心的人们来说,秦嗣源的举动,令他们多多少少松了一口气。因为自从谈判开始,这些天以来的朝堂形势,令许多人都有些看不懂,甚至对于蔡京、童贯、李纲、秦嗣源这类大员来说,将来的形势,或多或少都像是藏在一片迷雾当中,能看到一些,却总有看不到的部分。
大战之后,有人上有人下,一场大的朝堂纷争若真的爆发,倒下的到底是蔡京、童贯还是李纲、秦嗣源,谁也说不清楚。大家都在按兵不动,私下串联,包括谈判之后的太原问题,没有人有十足的把握,没人十拿九稳。
也是因此,到了谈判尾声,秦嗣源才算是正式的出招,他的请辞,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当然,疑惑还是有的,如同竹记当中,一众幕僚会为之争吵一番,相府当中,宁毅与觉明等人碰头时,感叹的则是:“姜还是老的辣。”他那天晚上劝说秦嗣源往上一步,夺取权力,哪怕是成为蔡京一样的权臣,若是接下来要面临长时间的战乱纷争,或许不会全是死路。而秦嗣源的明确出招,则显得更加稳健。
朝堂之中,不少人或许都是如此感叹的。
这天下午,秦嗣源第二次递上请辞折子,再度被驳回。
十二月二十七,第三度请辞,驳回。
十二月二十七下午,李棁与宗望谈妥和谈条件,其中包括武朝称金国为兄,百万贯岁币,赔偿女真人回程粮草等条件,这天下午,粮草的移交便开始了。
二十八,秦嗣源第四度请辞,驳回。
二十九,武瑞营请求周喆检阅的请求被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