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确认该恒星,就是被类戴森结构包裹着。
因为在此期间,观测到了有大型飞行物,在巨构周围活动的迹象。
黄修远看完联合调查报告,又看向其他人,露出一丝无奈:“应该可以确定为人工造物,没有想到外星文明竟然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另一个研究天文物理的老院士,倒是没有太过于担忧:“不过从综合观测数据来看,对方应该没有发展跨越恒星系的地步。”
黄修远对此表示认同。
这个推理是有依据的,那就是这颗恒星周围的其他恒星系,并没有出现在相类似的人造巨构。
由此可见,该外星文明的技术水平,要么刚刚达到跨越恒星系的门槛,要么就是没有能力进行跨恒星系航行。
当然,由于双方距离的问题,该恒星系距离太阳系,足足有132光年左右。
这意味着,这些巨构的存在时间,已经是132年之前的技术水平了,在这132年期间,对方的科技水平,究竟有没有获得突破,这是一个说不准的问题。
不过暂时可以放心一点,那就是在该恒星系与太阳系之间,那些存在的恒星系,都没有观测异常情况。
只要对方没有超光速航行技术,至少五六百年内,是不太可能进入太阳系的。
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毕竟没有获得超光速航行技术之前,当前的核聚变技术也好,或者说反物质技术也罢,都很难突破光速20%的极限速度。
按照光速20%的航行速度,对方如果要从母星系出发,前往太阳系,至少需要航行660年时间。
假设对方在132年前,发现了太阳系存在生命,然后派出一支远征舰队,而且准备的发动机,可以将飞船加速到光速20%,那对方至少需要528年后,才会抵达太阳系。
这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