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各地出现了各种暴政,坑害百姓无数,百姓怨恨秦始皇。
可事实上,翻阅秦朝的竹简,秦朝的律法很是合理,并不残暴,每一条都是细致而合理。若是按照竹简上实行,秦朝万世不朽,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问题是,忽略了人。
法治,本质上人治。
再好的法律,也需要人去执行。
一旦执行法律的人员出了问题,可是大问题。
想象后世的王安石变法。
同样,本来合理的法律,因为条款细致合理,反而成为坑民害民不断,于是秦朝完蛋了。
后世聪明的君王,制定律法不追求律法合理,也不追求律法细密,只是追求律法简单,因为越是简单的律法,官员越是难以钻空子。
就好似,刘邦的约法三章。
同样,英明的君王会尽量减少官员数量,这样会导致中央对地方控制不住,可官员减少,也会让官员们坑民害民的概率少了很多。
至于这样会减少财政收入,朝廷没钱,直接杀几个贪官,或是富商,立刻有钱了。
况且,古代政府不发展gdp,不追求经济发展,农耕文明以稳定为主,中央即便缺钱少钱也问题不大。可因为官员太多,法律太细致,导致官逼民反,那就是悲剧了。
后世,为何皇权不下乡,就是这个道理。
项羽继续说着,说着秦朝的未来制度。
其中有周朝的制度,有汉朝的制度,有唐朝的制度,还有宋朝的制度,还有清朝一些制度,诸多制度汇聚在一起,就好似一个缝合怪一般。
秦王政听着,不由的点头。
不由想到儿子不久前,说的那句话。
论及打天下,我不如父王;可论及坐天下,父王不如我。
这些谋略,这些权利制衡,这些中央与地方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