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见王老大人干劲十足,笑着道:“这要看老泰山的身体是否吃的消啊。”
张皇后下了口谕。寿龄候府不再是阻碍。试行改革卫所司在京中的工作就告一段落。
其实,张昭做废除卫所这件事,就知道会有阻力。而具体跳出来是谁阻拦他则是未知。张鹤龄只是个表面旗杆人物,京中这段时间风波的幕后操纵是定国公府,徐光祚。
而此时,此事结束了。
出乎张昭的意料,先来缴纳赎买土地银子签订契约的,并非寿龄侯张鹤龄。反而是定国公府。只是代表者并非徐光祚,而是他的一个弟弟。
下午四点许,建昌伯张延龄代表张府来缴纳银子,签订契约。据说张鹤龄进宫找张皇后去了。
张昭拿到契约后,并没有停留,把这段时间废除卫所的成果带上,径直到宫中去见弘治皇帝。
五月底正值酷暑。弘治皇帝移驾西苑。一帮文臣武将们等着召见。张昭再一次插队,被司礼太监萧敬带着到含元殿的偏殿中面圣。
弘治皇帝一身红色的帝王常服龙袍,白胖胖的,正歪在铺着竹席的塌椅中,手里拿着消暑的糖水。两个小太监正在帮他锤着腿和背。他接见大臣,要保持帝王威仪,需要挺胸收腹,坐的端端正正。长时间下来也累的够呛。此刻正在休息。
待张昭见礼后,弘治皇帝脸上带着随和的笑容,随意的道:“张爱卿来了,不必拘礼。给他端一碗银耳汤解渴。”
张昭明显感觉到事情做成后,弘治皇帝对他态度更加亲近。他这算是为弘治皇帝分忧。天子只做了一个默认的姿态。剩下的事情他都做完。而且,又很漂亮的处理了张鹤龄、张皇后在此事上的问题。
“谢陛下!”
张昭喝一口冰糖银耳汤,透心的凉爽,确实让他冒着烈日步行进西苑的酷热都消退大半。言简意赅的汇报道:“陛下,微臣将账册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