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有一定的体面。
“平身!”弘治皇帝坐到御座上,俯视群臣,目光从武臣班列末尾的张昭身上扫过,开始议事。
张昭关于和鞑靼人贸易的那本奏章,内容早随着邸报传遍朝堂,十三布政司。但是这本被内阁票拟后的奏章,还在弘治皇帝手中,此刻弘治十二年的状元、翰林编修伦文叙充任读本官,朗读张昭的奏章节略。
等中年大叔模样的伦文叙朗读完,弘治皇帝环视群臣,徐徐的道:“诸卿对张爱卿此议有何疑虑均可提出来,让他解答。”
武英殿中出现短暂的沉寂。
今日议事的主题,群臣当然都是知道的。只是,最敢言的科道言官们最近都集中精力骂张昭搞的废除卫所的事。关于边贸互市,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观点,总不能在御前乱开口。
户部尚书侣钟道:“张都督,本官有一事不解。何谓国内生产总值?天下之财九分,有其定数。按照张都督的观点,天下的财富是可以增长的?”
侣钟够不上名臣的坎儿,但也算是能臣。在明朝有一种财富观点很盛行:那就是天下的财富总值是定数。
朝廷收税也好,赈灾也好,都是在分配天下的财富,而不是创造出财富。
至于说,每年税赋的多寡,这是因为在各个环节的开支增长、浪费,还有就是缴税百姓在减少的缘故,更多的财富、人口被缙绅们隐匿、获取。
所以,这就有造成两种方法。第一,要求节俭。社会风气奢华往往会被士大夫们认为世风日下。第二,增加更多的在册百姓,增加税赋来源。
王承裕在西北试点,废除卫所,给国家增加数万可以缴税的百姓。所以在废除卫所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就给其酬功升职。
至于说为什么不去清丈土地,清查人口?这个别问,问就弄死你。
新军卫晋升为新军营,张昭是以伯爵的身份担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