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作为边镇。虽然人口不少,但却是真正的苦寒之地。其地最瘠,饷又最乏。
明史记载,榆林镇的军饷:主兵,屯粮五万六千馀石,地亩银一千馀两,民运粮料九万七千馀石,折色银十九万七千馀两,京运年例银三十五万七千馀两。
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地方的屯田是见鬼的,根本没有多少粮饷。物资基本要靠外面输入。其贫苦可见一般。
同为边关重镇,大同镇那是花花世界,榆林镇就是一穷二白的贫困县。
前顺天府通判方珍、和两个儿子方储、方俨受到户部左侍郎许进牵连,就很苦逼的被流放到榆林镇。而且,他们并没有在榆林城中,而是在靖边的清平堡中服役。
整个榆林镇所镇守的长城,有几个三个重地,西向东分别是:靖边、榆林、神木。
清平堡方圆数里地,基本没有乡民,要不是就过路的军队,或者商队。种地的都是清平堡中的士卒。简直是云淡天高一色。方氏父子在这里度日如年。
但这并没有卵用。流放数千里,需要遇到大赦才有机会返回故乡。方晶当日问张昭有没有大赦,原因就在此。
六月十九日,距离榆林城约两百里的清平堡。
清晨时分,方氏父子三人在狭窄的屋舍中醒来,洗漱后就着白粥吃了一个馒头早餐就结束,各自出门做事。走在街上随口和遇着的人打招呼。
清平堡面积不大,总共就500人,他们在这里呆了快一年,基本都认识。
方珍在仓库里当书吏。堂堂两榜进士,给一个生员都不是仓库副使当下属。方储是生员,三十多岁,跟着清平堡的严把总做事。方俨则是去种地。
“方小哥,昨日有一队斥候往西过去,严把总可知道是什么人?”
方储卖相很好,平静的道:“是新军卫的斥候,他们奉命往西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