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庄的‘有朋堂’,出自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是平日里小圣贤庄招待贵客的地方。
苏越来的时间正好。
有朋堂内,身形庞硕,说话矫揉造作,手里还拿着精致面具的公孙玲珑,正对儒家三杰道。
“小女子玲珑,久闻齐鲁之地多名士,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桑海儒家更是天下翘楚,故此不远千里特来讨教辩和之术,还望不吝赐教。”
她刚刚说完,李斯也不等儒家三杰如何,直接顺着公孙玲珑的语气说道。
“在坐都是饱学之士,在小圣贤庄里讨论学问,很和事宜。”
伏念与颜路对视。
李斯都这么说了,他们已经无法拒绝。
“也好。”
伏念轻轻点头,目光在几个平日里擅长辩和之术的儒家弟子身上扫过。
恰在这时,苏越理袍正冠,上前一步,从容自荐。
“先生,这第一局,就由我先上吧。”
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这是,子常?
伏念看着苏越,很快就想起他是谁。
子常是个孤儿,被荀卿,也就是荀子再一次出游时碰见,带回小圣贤庄。
他读书用功,功课做的也不错。平日里恪守礼仪示范,却又能灵活处事,不墨守成规,为张良所看好。两者之间颇有自得。
而且,子常年岁不大,对上的又是以辩和之术闻名的名家,第一局即使输了也无妨。
于是,他轻轻点头。
“可!”
……
有朋堂内,公孙玲珑身穿青绿华服,快乐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一样,娇声笑道。
“请问兄台,可知道鸟么?”
苏越正襟危坐,淡然点头。
“这自然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