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支地面部队的指挥员都绝对会优先选择请空中火力对目标进行摧毁。他们的任务是解救人质,渗透过程中要做到不暴露。打击敌人不是目的,把人救出来才是根本。解救任务比打击任务的难度系数要高得多。
高空上,李战以固定间隔时间开启机载雷达扫描正西方向,为聂剑锋提供掩护。谁开雷达谁就是靶子,但要进行警戒就必须要开启雷达。战机打开机载雷达就好像黑暗中打开了手电筒一样,位置彻底暴露在敌军面前。这正是目的,蓝军起飞战机进行防空的话,首先看到的绝对是辐射源最大的李战,而雷达静默状态的聂剑锋可以从容的脱离战场或者继续对地打击。
这是第一次执行掩护任务,李战不敢掉以轻心。
实兵实弹对抗演练任务里面讲得很清楚,蓝军会起飞高性能靶机。部队行文通常直接简洁,一般情况下不会在名词前面添加修饰词,如果出现修饰词说明这是一个要强调提醒注意的重点。
高性能应该怎么理解?是有明确说明的——高性能意味着着比我军现役大部分战机都要先进。
聂剑锋如果被蓝军的高性能靶机击落了,那就丢人丢大发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虎分队显然进展颇为顺利,聂剑锋还有航火和机炮,但是二十分钟过去了老虎分队也没有请求火力支持。在燃油下降到规定返航值之前,聂剑锋还在滞空待命。
“洞两!目标升空!准备发射!”塔台突然呼叫李战。
李战浑身一震,马上回答:“洞两收到!”
“高性能靶机一批两架!目标参数传输中!马上载入!”薛向东的声音非常的急促。
李战的雷达什么都看不到。
毫无疑问,目标在三百公里外,他的机载雷达根本够不着。目标参数显然是地面雷达站捕捉到并且传输过来的。如果没有战术情报交互系统,地面雷达捕捉到的目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