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商盟的程敬贤,全旭也曾私下里计算过他的产业,通过每年的税情况可以推断,徽州商盟的徽州四大家族,以及二十多个小家族,家当至少在一亿三千万两左右。
当然,徽州商盟还有大量产业不在辽东境内,没有办法统计,可以肯定徽州商盟的产业规模不低于两个亿,两亿两白银。
这也属于正常,前工业化国家财政向来缺少扩张弹姓,也缺乏有效的财政手段,税源收入也就那么固定的几块。民间出现一些富可敌国家族绝对不是神话。
郑芝龙可以有一千七百多万两银子的产值,事实上,郑芝龙除了一个造船厂之外,并没有其他产业,他只是二道贩子,当着中介,从海洋贸易中获利。
而徽州商盟则是以实业为主,在辽东有很多后起之秀的家族,比如说现在的郑先觉,郑先觉是河南洛府人,郑先觉的儿子年轻气盛,得罪了福王田庄里的管事太监,被迫害得几乎倾家荡产,无奈之下,与崇祯三年的年底,逃亡了辽东。
郑先觉以一百五十两银子起家,从事木料阴干工业,这是跟着全记造船厂混口饭吃,他是趁着这种行业的红利,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内,成为了辽东著名的船王,门下拥有九十多舰运输船。
除了郑先觉,还有大名府的赵德有,赵德有是跟随全旭最早合作的人,他们一起打过大名府境内的悍匪,来到辽东以后,他就从事面粉加工行业,在辽东大兴水利磨坊的时代,赵德有从无到有,先后拥有将近五百台水力磨坊,每年可以加工面粉两千多万石。
别看磨坊的利益不高,可架不住量大,再加上他投资的煤矿,以及煤球场,身家超过百万两。
大名府的时候,高岗村的高百万那就全村里人中的一个笑话,别说百万两银子,他连百分粒粮食都没有,穷光蛋一个。
后来,高百万成就现在真正的高百万,高百万是跟着全旭做罐头起家,唯一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