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李安在为弟弟筹划学校的时候,李氏已经从外面回来了。
“大郎呀大郎。在咱们距离咱们村五里五华里外的地方。有一个学堂我打听过了,那里的夫子,慈眉善目。而且教的学生很好。就让二郎去那里读书吧。回头我准备一些小麦给夫子送过去。”
李安却对李氏摆摆手说道:“娘,您不用忙活了,这件事我心中有数,我觉得弟弟应该去好的学堂,普通的学堂,毕竟不如高贵的学堂质量要好,我希望弟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所以我们必须上好的学堂,接受更好的教育。”
李氏听了这句话,忽然愣住了,她半响没有回过神来。自己只是一个妇道人家。可是他并非什么也不懂,那高贵的学堂,需要的费用远远胜于普通的学堂,这一点她怎么能不清楚呢?
本来对于上学的事情,她做梦都想,可是她又做梦也不敢想,仿佛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仿佛那是别人家的事情,自己生活的艰辛,她自己知道,过去她无法负担昂贵的学费,现代她知道大郎已经能够赚取银两,生活已经变得慢慢的好转起来,可是去高贵的学堂又是怎么能够一蹴而就的呢?
她理解大郎的用心,她也希望二郎越来越好,可是家里哪有这么多的银两去承担昂贵的学费呢?听说在高贵的学堂上,一个月的费用能抵低得上在普通的学堂上一年的费用,虽然李安因为卖花样子赚取了一些钱,可是这些钱如果都用在二郎的学习上,那么家中岂不是又坐吃山空吗?
吃苦她倒是不怕的,可她害怕上了学,半途而废,忽然交不上学费了,那又怎么办呢?
李安也看出了李氏的犹豫不决,他知道她是在担心什么,于是便安慰的说:“娘,这些你不用操心,一切有我呢,你要知道,我可是家中的顶梁柱,上学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
不知道为什么,听了李安的话,李氏的心也安定了下来,如果儿子真的能解决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