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到对接的操控室,传来微微震动的响声。
控制是一时间有些慌乱。
“别担心!”
赵奕喊了一声,让大家冷静下来,“只是音频信号,应该是内部的检测仪器炸毁,传过来的声音。”
控制室的工作人员也即时上报消息,“实验区域发生了爆炸,但爆炸的影响并不大。”
“内部的检测装置全部炸毁,我们在一公里外的安全区,并没有感受到地面震动。”
因为有反能量屏障影响,声音只能从地面传过来,而一公里外也感受不到地面震动,说明内部的爆炸强度并不高。
这时候,实验已经结束了。
整个实验过程最多维持十几秒,因为z波释放只有十几秒。
工作人员又上报了消息,“根据检测装置即时反馈的数据,初步估计爆炸强度三十千克tnt当量左右。”
接下来理论组和其他人,就一起去空间链接的另一端,也就是带稳定光源的封闭空间做检测。
很快。
一系列数据都出来了。
“这次实验开始的瞬间,光能传输效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一。”
“最终物质传送的效率,初步估计在百分之六十三左右。”
百分之六十三,就是物质传送的数据,和上一次火星-1飞船的实验结果差不多,两次实验非常的相似,只是时间和地点不同,就得到了很相似的数据。
因为实验区域很可能存在核辐射,就没有能第一时间做检测。
反能量屏障开启了一个小时后,瞬间关闭才有工作人员,穿着防辐射服过去做了检测。
从爆炸强度以及现场残留,可以估算核聚变发生的强度,也能计算出大概有多少的粒子发生了发生。
这些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想要得到详细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