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波和空间链接技术,一起促成了空间能量损耗,也就是大部分能量都来源于空间。”
“能量肯定不会凭空产生,而实验中的能量,根本不可能支持把粒子从原子中剥离。”
“所以两个技术结合在一起, 就像是火焰一样, 点燃了能够燃烧的原料, 就制造出了更大的火焰。”
“这些原料就是空间能量。”
邱成文是从能量守恒角度出发的,就像是他所说的观点,把粒子从原子中剥离, 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
那么能量来源是什么呢?
显然,实验中提供的z波, 包括空间链接设备损耗, 都根本不足以支持把粒子从原子中剥离。
那么能量只能来源于空间。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实验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有空间能够被‘点燃’, 那么其他空间也可能会被点燃,也许实验就能真正制造出超高强度的爆炸,甚至会制造出高能量的黑洞。
邱成文所说的并不只是猜测, 他还做了一系列基于已知理论的数学分析。
其中有好多都是猜想的那种, 还有一些和现有的空间理论冲突, 但不管怎么说, 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很了不起的。
其他三个人的点评都是,“如果你说的是真的, 我们就不能继续研究了。”
“这个实验实在太可怕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先研究出理论,知道能够完全控制住实验规模,才能够继续后续的实验。”
接下来爱德华-威腾也说起了自己的工作进度, “我的想法还是维度问题,粒子在传送的过程中, 是进入到其他维度空间,然后被挤了出来, 再出现就会顺着通路,被转移到既定位置。”
“之前我和赵奕研究过多维空间问题, 质量是高维产物,粒子同样也是高维度的,那么传送就是高维度的物质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