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动机内部工作的数据。
所以还是必须要组装好样机,让样机真正运作起来,才能确定各部件的工作性能,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赵奕来的时间刚刚好。
本来计划是一个星期后再去,到时候样机已经组装完毕,但大学里的氛围不太好,总是碰到熟人过来调侃,他就干脆提前过去了。
当赵奕到达北部工厂时,wz-a1样机差不多组装完毕,只有一些外围线路没有安装好。
赵奕关心了一下样机组装问题,随后也投入到了工作中,查看送来的各个部件数据,对于制造出来的部件参数,有个更加详细的了解,也有利于之后正式进行调试。
自从wz-a1样机正式生产后,袁海涛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厂这边,每个运来的部件都会参与到检测中,他对于部件的性能、情况非常了解,另外,他的团队负责昆仑二号样机,也拥有丰富的经验。
赵奕和袁海涛了解了部件运送、检测的情况,还请教了调试、运作的流程以及附带部件情况。
袁海涛讲解的非常详细,他非常期待调试工作。
现在他的职位比原来高,是样机组装、维护、调试的主负责人,是战鹰发动机组的‘二号人物’,放在昆仑发动机组,也就只是比张刚川的职位低。
赵奕主抓调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其他工作都下放给了其他人。
袁海涛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不过袁海涛期待调试工作,职位问题只是一方面,更中澳的是,他觉得跟着赵奕工作有前途,而不像是在昆仑发动机组,负责个二号样机测试,做一大堆的数据分析、维护,却看不到完善发动机的希望。
袁海涛汇报过相关的工作后,也闲谈般问起了关心的事情,“赵院士……”
“怎么了?”
“你说,(调试工作)要持续多久?一直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