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张洪涛混的风生水起,因为他仿制出了进口的卫星外皮材料,被认为是拥有最尖端的合金材料研究水平。
虽然他提交的完成报告中,详细说明了赵奕的贡献,但因为赵奕是‘理论派’,又不是专门研究材料的科研人员,大部分功劳还是属于张洪涛,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进入专家团。
张洪涛三十三岁不到,是专家团中除赵奕外最年轻的,他自然也是非常的被看好。
在来到环安市的科研基地前,张洪涛和赵奕一样,被内部科研领导‘预订’,特别邀请张洪涛来参观,并针对其研发内容给点意见。
‘预订’赵奕的是动力部门领导马明伟。
‘预订’张洪涛的则是材料研发部门,他来的时候就知道必须要看的项目--
航-母钢材的研究。
每一种海上作战的舰艇、平台,对于刚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比如潜艇对钢材的特殊要求是,因为其主要在水下活动,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压力。
航-母则由于甲板要承受固定翼舰载机着舰时的巨大冲击力,如果甲板钢材质量不过关,舰载机着舰时可能会由于巨大冲击导致甲板变形,所以航-母用的钢材不仅要有很高的硬度,还要有很高的韧性。
同时,航-母用钢还要具有低磁性、耐高温高湿、抗爆以及良好的焊接性等多种特性。
整个航-母的技术研发问题中,甲板钢材的研发绝对是重中之重,合金材料的研究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最复杂的。
“他们买到了一块,苏-联航母甲板用的钢材,打算先进行破解、仿制,因为上一次,我们一起破解的那个卫星外皮,所以特别找到我。”
张洪涛简单解释了一句。
赵奕也明白过来,他们一起破解了卫星外皮材料,还研究出具体该怎么制造。
航-母甲板钢材的研究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