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都架好了摄像机,开始进行可拍摄采访。
这时候大部分人都来了。
前排坐了好多的数学物理大佬,光是诺贝尔奖得主就有五个,菲尔兹得主则有三个,有记者也开始介绍起情况。
“我们能看到报告会现场,有很多国际知名学者。”
“前排有五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分别是杨镇宁、谢尔登-格拉肖、戴维波利策、乔治-斯穆特以及益川敏英……”
记者分别做了介绍,随后依次过去做采访。
其他几个诺贝尔奖得主都很热情,还分别对赵奕进行了点评,只有谢尔登-格拉肖表情冷淡,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赵奕,是个数学天才,物理……”
他没有继续做评价,嘴角却露出了不屑。
记者只能尴尬的走开。
大学里对来人的安排,也和国际上学术知名度地位有关,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菲尔兹得主们,肯定是要坐在前排的,谢尔登-格拉肖则是坐在第一排的位置,和杨镇宁、爱德华-威腾同等。
他们三个是第一排最中间,其他诺贝尔物理学奖、菲尔兹得主,或者是其他知名的学者都分散在两边或者第二排。
杨镇宁是华人物理学家,也一直在国内工作,地位上肯定是不一样的。
爱德华-威腾和赵奕有学术研究合作,‘超对称问题’论证也和两人的学术合作密不可分,他和赵奕是好朋友的关系,另外,他也是世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弦理论的革-命领头人,给的待遇肯定不一样。
谢尔登-格拉肖能和杨镇宁、爱德华-威腾同坐在中间最好的位置,足以见得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了。
他的主要研究淋雨是电弱理论、gim机制以及大统一理论,凭借推广电弱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时,年纪才只有四十出头,到现在二十多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