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难度,只要深入去研究,就能设计个大体的框架,内容中具体实现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框架的讲解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就有问题了。
当然。
有问题的并不是赵奕,而是台下的好多人,赵奕在开始详细做讲解后,就有人开始听不懂了,因为有些计算的内容很繁杂,他干脆就直接给出了结果,却忽略了其中的推导步骤。
在赵奕的理解里,“那不是理所当然知道的吗?”
然后就有些人听不懂了。
他们不明白刚才还在说这个,怎么就突然跳到其他方面了?
有趣的事情就在这里,有的人哪怕是发现听不懂,看到其他人都一副认真的表情,也就跟着赵奕的讲解不断点头。
这个时候,听不懂也必须表现出听的懂!
接下来继续。
赵奕讲解跳过‘他觉得理所当然的地方’只是个开始,后面随着理论逻辑、计算的深入,他发现短时间讲不完,也慢慢加快了速度。
就像是做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报告,他不可能花费一整天时间,挨个地方去详细的讲解,有些地方很简单就干脆跳过了,才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报告。
现在也一样。
赵奕只当是做个项目报告,把大体思路解释出来,就快速跟进的慢慢讲解。
然后更多的人听不懂了。
当有更多的人听不懂以后,他们也同样看看左右,发现大家都是跟着讲解思考、点头,也继续跟着讲解思考、点头。
赵奕发现大家都能跟上思路,心道科学院的数学所,果然是有几把刷子,竟然全都能跟上。
“厉害啊!”
“看来是我小看了其他的数学家!”
“刘贺敏教授能跟上不奇怪,陈明对计算机研究的不多,竟然也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