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辆车都试完了,彭向明又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挨个儿车子检查,发现三款车的前排,果然都具备了双气囊——这是很多五六万、乃至六七万的车子,都不具备的。国产车要上到六万以上,合资车要到大概八万以上,才给双气囊。
这让彭向明很满意。
气囊这东西,可能直到车子报废,也没用上,纯粹浪费了成本,可一旦要是有那么一回,用上了,这就是人命关天。
拍拍车子,彭向明回头,问:“你们核算的成本,真的没法再降了吗?按照批发价往外走的话,只能卖一台赔一台?”
这话一出,东方汽车这边的几个人,以ceo杜建秋,和总工程师李楠为首,都面露苦笑。最后,还是杜建秋出来回答:“最低配这个,毛利率大概能做到31%,中配这个,毛利率大一些,39%左右,最高配这个,其实毛利率反倒不高,只有33%,这个成本,暂时是真的降不下来了!没办法……卖一台车大概要赔400到600块!”
彭向明抿嘴。
之前他坚持要求所有配置都必须配备双气囊,在公司这边,是有相当大的反对意见的——不是工程师和高层们都不重视安全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只图赚钱、漠视生命之类的,主要是市场行情就是如此!
别人家五六万的车都没有的东西,你非得要求一台不到三万的小车给配上——貌似只是多了两个气囊,但光是摆在明面上的气囊的采购费用,就给每台车都增加了接近五百块钱的成本,更不要提,还多了一道工序。
事实上,按照他们的估算,如果把气囊去掉,三台车都能勉强保本。
想了想,彭向明问:“等到这边的电机工厂、电池工厂,都建起来了,投入生产了,电机不用向外采购了,电池也这厂转那厂,运输成本特别低了,能不能实现……哪怕有一点微薄的净利润?”
杜建秋闻言犹豫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