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下去。
看到这事定了之后,夏平安又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对满朝文武说道,“诸卿可知道一个叫做戎昱的人?”
要不怎么说做皇帝爽呢,夏平安一开口,下面马上就有一个老臣摸着胡须开始担起捧跟的角色,“哦,这戎昱我知道,之前还中过进士,后来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又在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身边担任过幕僚,建中三年到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这个人倒有些才学,写过一些诗!”
“不错,这戎昱还写过一首诗,叫《咏史》,我很喜欢!”夏平安看着大殿之中的那些大臣,随口就把开始读出了《咏史》这首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左臣?”
听完夏平安诵出《咏史》,大殿内一下子安静了,刚才还叫嚣着要和亲的那几个大臣心中一颤,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因为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谁要再提和亲,就是把皇帝当昏君来看了,提的人,也成了奸臣。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戎昱的这一句诗实在讽刺的太辛辣了,简直是诛心啊。
“可惜了,这戎昱已经去世,要是他还活着,朕倒想让他担任朗州刺史,最早提出和亲之策的是魏绛,此人,就是一个无耻的懦夫,自己不敢征战沙场,捐躯报国,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一个妇人,要让妇人去受苦,偏偏还能找一大堆理由,说什么和亲五利,这真是莫大的笑话!”夏平安嗤之以鼻,然后杀气腾腾的说道,“我意已决,以后我大唐绝不和蛮夷和亲,北戎犯我边境,杀我子民,此事就先交兵部商议,兵部诸卿先拿出对策,务必要鼓舞激励守边将士,痛击来犯之敌,让我大唐的勐士,用刀枪剑戟去和这些蛮夷商讨和平之策,好了,退朝!”
夏平安已经站了起来,准备去后宫见郭贵妃,要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