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革秦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戬 (二十八)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戬 (二十八)(1 / 5)

因一人之计,国遂得救,于是万千功勋,集于一人之身。

称英道雄,赞俊夸才。

理所应当。

这是儒人,或者说,这是大部时间里,大部分人的普遍观念构成。

究其根本,不过是,一人之力,足可以改天换地,而余人不过是被带飞的咸鱼,是被放牧的愚羊。

乌合之众,不足一顾。

因此功劳、荣光归于此人,就可以了。

这是思维逻辑的基点。

也是社会构成的根本。

基于此,人们相信,一贤人之德足以感化万千愚人。

由是,集权才是应当的。

能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万千庸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贤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万千愚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因此使能人、贤人、圣人居于上,民众应当受其管缚。

无有能人、贤人、圣人管理,则愚人不能安宁,不能自理,不能立于人士。

贤人吐绣口,千秋功业成;圣人张灵心,万代智慧集。

因此,庸人不应当反抗能人;愚人不应当拒绝贤人。

但谁人是能人?

谁人是贤人?

那当然是美德的化身——士人。

当然是智慧的化身——圣人。

当然是一切美好的集中——君子。

士人、圣人、君子,这些词汇本身都是一种特定身份的称谓。

但渐渐的,这些身份与人类社会中的某些“美德”趋同,绑定。

温润、潇洒、有风度的是“公子”。

谦逊、帅气、有智慧的是“君子”。

……

既然统治者本身就是能人、贤人、甚至圣人。

那么升斗之民、愚昧之民、平庸之民,为什么要反抗统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