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守城的兵丁和青壮因为没有盾牌,就拿着老百姓家中的锅盖顶在头上挡箭,每天能捡到城外奴军射进城的箭枝五六百枝。
缺伐攻城器械的徐部连番攻城数日,除了浪费本就不多的箭枝和火药外,再无任何作用。
好在江南奴变此时越演越烈,到处都是起义的奴军和义师,明朝在江南的驻军除了躲在城中根本不敢出城,因此徐有量虽在江阴攻城受挫,但一时半会军心士气也不可能就此消弥。
于是暂时放弃强攻江阴,转而在周遭地带征集钱粮,并开始打造攻城器械。
几天下来也不见援军的江阴城中士绅此时开始恐慌了,陈明遇虽忠于明朝然感自身缺乏军事才能,于是想推荐因母病重在城外砂山散居的阎应元接替自己守城。
阎应元先前任江阴典吏时很得民心,所以这个提议得到了城中士绅的一致支持,然而却遭到守备顾元泌的坚决反对。
顾元泌志大才疏,以为城外奴军攻城几日不能破城,是自己守城有功,因此若将江阴城防大权交给那个什么阎应元,不就等于将到手的功劳交出去么。
私利作祟,极尽阻挠,请阎应元入城主持的计划便不得实施。
殊不知,却有另一方正在砂山苦劝阎典史。
高武是在来江阴的路上才知道陈明遇同冯双墩二人正在替明朝守江阴城,也晓得徐有量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去配合白头军打南京,而是又跑回江阴来了。
“人家这是觉得自己翅膀硬了,便不理会咱们这些人喽。”
高武冷笑一声,没有同意部下解决徐有量的意见,因为他认为暂时留着徐有量还有好处,而且现在天大的事情也赶不上监国亲自交办的事重要。
一行人扮作乡民从徐部眼皮底下偷偷潜到砂山,多方打探之下找到了在山中散居的阎应元。
看着几名乡民打扮,双目透露的眼神却绝不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