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可是在数万军民面前举行的隆重受封辽王典礼,这时突然从辽王这个亲王变成平北王这个郡王,军民会怎么想?
处境之尴尬可想而知。
吴三桂麾下的将领们更是愤愤不平,又因为家眷多在北京,所以很多人鼓噪明朝官员把王爷当猴耍,不如投了北京的大顺引来大兵攻灭那明朝,洗涮此辱!
对此,吴三桂却是犹豫,他实是不敢再降顺。军师方之琛认为此事也过于奇怪,不如先问明白何腾蛟再说。
何腾蛟那边也知道私封辽王之事终究纸包不住火,然而此时已大错铸成,或者说生米煮成熟饭,由不得他何总督退后,索性把心一横,再派吴晋锡过来对吴三桂说以他的功绩本就当获封亲王,岂能居于那满洲阿济格之下,又或与这帮鞑子同席而语。
“公既为辽王,便当为辽王,上书南都即可。”
吴晋锡授意吴三桂别理会什么平北王,直接就以辽王身份给南都上谢表,造成既定事实。
“公有强兵,总督有大义,南都虚弱,必不敢驳公。”
又表示只要吴三桂同何总督结盟,日后总督大人还当为辽王争取一省之地世镇。
一套诱辞下来,吴三桂大是心动,于是便按吴晋锡所言以辽王身份向南京上表称谢。
左梦庚这里的“兴北王”封也完全不被左梦庚承认,马士英派阮大铖同左梦庚商量,不为兴北王便请改封南赣王,左梦庚却是不理会,表示当下大明诸军就他兵强马壮,因此要封就封亲王,亲王以下管它什么王一律不受。并说不要封什么乱七八糟的王号,要么秦王、要么楚王、要么赵王。
听了阮大铖回复,马士英也棘手了,担心给左梦庚请封秦王怕是南京通不过,便说不如于秦上加一字,或兴秦王,或定秦王,简称秦王可否。
左梦庚又不是小孩子,哪有亲王有简称的,执意要封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