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良去保定藩库搬来两卷丝绸,又从马科部要来几十斤药子,开始试验炸药包。
可当天的试验全部失败,原因是这个时代的火药是黑火药,即便压的很实,但爆炸后产生的威力却跟陆四想象的炸药包差距甚远。
根本都不用想别的,必须解决黑火药爆炸性能不足的问题。
可陆四是知“粗”不知“精”,好比他知道马克沁机枪,但要他制造出来,还不如给他一刀。
于是,不懂的陆四便开始翻书,想从书中寻找答案。
明末中国的火器技术并不落后于西方各国,很多制造方法甚至领先,只要肯用心找,总有答案可寻。
陆四首先翻的是《天工开物》,这是和《三国演义》一样每天必压在他枕头下的宝书。
然而《天工开物》上样样都有,就是没有提高火药威力的法子。
正郁闷着,陆四想到了他曾经给侄儿广远带去的《武备志》,于是忙要侄孙陆义良去找此书。
翻了大半个保定城后,终于在一家满门被杀的前明武举家中找到了这本书。
翻开一页页的搜索,果然有发现。
这本书上说有一种火药制成的办法,即“制火药,每料用硝五斤,黄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黄、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
书中所说的法子让陆四的脑海中一下映入四个字——“颗粒火药”。
当时就拍了自家脑袋一巴掌,暗骂怎么把这法子给忘了呢!
粉末状火药同颗粒状火药威力的区别在哪,两世为人的陆四当然了解,他自己没时间钻研,便叫侄孙陆义良埋头研究起来。
最终,在武备志及对火药制造比较精通的祖可法及军中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