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粮食吃,除了阴谋家和王室内乱、外敌入侵导致的战乱,大多数时候,东南亚各国人民是不会起来造反的。
有吃的,就不反,这一点无论放在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
公公需要大量的粮食,数量多到说出来裴光袍能吓晕的地步,更不是他裴光袍一个商人能提供的。
需要的是一个产业链,一个两国之间的产业链。
公公现在就是要这裴光袍做他海事特区安南米商的牌子,或者说是马骨。
只要裴光袍回去把粮食运来,不管多少,公公都买,且低价用国内货物装满你的船舱,这么一来一去,你裴某人不发也难,不把其他的安南商人吸引到特区也难。
不同于对其它地区的贸易规划,包括安南在内的东南亚诸国,在公公的贸易图中,稻米永远是他们的符号。
这便是个计划经济。
大量购进安南稻米还有个现实好处,公公的海事特区需要粮食,即将要扩充的皇家海陆两军也需要粮食,征讨台湾也要粮食,哪怕占领琉球,到日本尊皇讨奸都要粮食,因而,提前十年落实安南稻米运输线,是具有现实和长远双重意义的。
是一个五十年大计。
海贸于粮食运输最大的缺点就是海上风险大,损耗大,所以本朝开国后弃了伪元时期的海运,而改用漕运。
但只要公公给这些海商上“保险”,确保他们遇上风暴都不会亏本,这笔买卖就能一直持续下去。
至于买卖对公公的亏损,那就得看公公怎么从其它地方补回来了。
准确的说,要看公公能不能把日本的银山弄到手。
这样,以日本银力购买安南稻米,再以安南稻米支援国内,进而开展各种大生产,便是能良性循环的战略。
这种战略说白了也是各国惯用的手法,叫以他国之血供本国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