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的拍卖方式按照顺序排列,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目的性,明确的目的性。
第一阶段拍卖的是生活必须的东西,这些东西本身即使是二手货,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只要定价不太过分,人们都能接受。
但它的拍卖规则是抢拍,谁先举手就归谁所有,这种抢拍方式会极大的催化人们不必要的冲动,有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好自己是否需要这个东西,在这种气氛下就贸然的举手了。
除了第一个人举手成功之外,其他人的举手都会以失败告终,这也让人们下意识的有了一种观念,如果他们喜欢一个东西,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举手。
第二阶段的竞价拍卖是为了暗示这些钱来参加拍卖的人,通过事实告诉他们一个二手商品大致的价格是原价的多少才算合理。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笔账,当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的区间是一个合理价格的概念深入到他们脑海中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二手商品到底该卖多少钱,有了一个大致的定位。
瞧,被激活的消费冲动,对价格定位的明确性,在这两种概念的帮助下,第三阶段的拍卖就成为了另类的焦点。
都不需要林奇安排人告诉他们,他们就已经开始在心里对这些商品有一些估价,哪怕他们并不想买,他们也会估价,这是一种实时性的惯性思考行为。
当一个商品的报价低于了某个区间时,一个阀门就会被打开,消费的冲动会在远高于预期的收益面前不断的高涨。
的确,这种竞拍模式其实和第二阶段的竞拍模式差不多,前者只要有一个人喊价,其他人不喊,一栋房子可能十块钱就会交易掉。
第三阶段也一样,只要大家都忍住,商品最后就会降到一块钱,然后大家在争夺这个机会。
但人性的复杂就在于难以揣测,还有自私,这也是林奇的二手商品交拍会的核心,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