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人,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无论是民间还是富贵人家,分家都会找族长,村长以及族老们做见证,还要将儿媳妇的娘家人,和自己的娘舅家人都请来做见证。
而勋贵人家分家则是会请来顺天府或者户部的人来做见证。
分家的主持人父母若在世的,则是父母担当,主持人对分家的时间,内容等享有决定权,在分家阄书的末尾,主持人也是第一个签名的人。
《大赵律例》“别籍异财”下的条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许分财异居”。换言之,阄书中的父母署名不是可有可无的事。
另外,分家必须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可以,《大赵律例》“别籍异财”下的条例规定:“其父母许令分析者,听。”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许令”,诸子至少可以提议析分,得到父母之“许”,分家即可开始。至于父母“令”诸子分家的,自不待言。
分书的制作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按兄弟数目,各写阄书一份。阄书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交代分家人、受产人、分家原因、品搭原则和过程、阄书份数等内容;第二部分详细列举各阄号下的财产。二是写立“分单,分单的内容与阄书相同,也是交代分家缘由和列举财产。
形制上,分单也是一式数份。区别是,阄书将分家内容写在数页纸上,然后装订成册;而分单则是将分家内容写在一张纸上。分书制作完毕,由主持人、受产人、中人等署名画押。从此,兄弟各执一份分书,用为“管业”凭证。分家程序告一段落。
分书一旦订立不许反悔。分书的末尾,一般有“自定阄书后,勿得争长竞短”等规劝。有的分书中甚至定有明确的罚则,如:“倘有反悔,凭中理论,罚白米二十担。倘有山界丁石移动,罚白米三担”。
而且对于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