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妖女哪里逃 > 第六五八章 宰相之才

第六五八章 宰相之才(2 / 5)

就当前来说,这几位中书舍人还非常生涩,李轩暂时指望他们不上。

其实李轩更想从地方上抽调一两位经验丰富,卓有才华,可以‘即插即用’的能吏。

他对大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是很不喜的。

大明自英宗以后,所有的内阁宰相都是翰林官,绝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地方,也没有充沛的政务经验。

李轩更喜欢唐宋时代的‘不历州县,不入台阁’。

可这个时候,李轩对大晋的文官队伍两眼一抹黑,哪里能知道什么人有才能,又是否可靠?

且大晋的能吏本就很少,如果调至中枢,反倒是浪费了他们的能力。

倒是如今的翰林院中有一些读书种子,头脑聪睿,见事明白。

在内阁培养历练一段时间,就能用得上了。

日后再将他们放在地方历练些年头,他们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而此时他李轩要处理的第一件要务,就是正统帝谋逆的各种手尾。

他必须平靖京城的骚乱,清剿北直隶附近的溃兵,甄别文武百官,追缉逃遁的逆党,安置降兵等等。

在这过程当中,李轩再次体会到了朝堂的复杂性。

景泰帝才刚亡故,平叛的事宜还没有完全结束,朝堂中的政争就已风起云涌。

他有意借助这谋逆案,进一步打击北方将门,却遭到了于杰与刑部尚书俞士悦的掣肘。

俞士悦是不愿看到谋逆案牵连太广,于杰也不希望此案影响到京营与大同,宣府等边军的稳定。

北方将门盘根错节,他们当中的许多族人大量充塞于边军,以及于杰主掌的京营。

于杰不是想要庇护北方将门,只是认为事有轻重缓急。

在于杰看来,现在最紧要的稳固边疆,而不是清肃整军。

内阁与几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