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番外第59章 黄金五年

番外第59章 黄金五年(2 / 7)

时,再纪录今上年号年数。

如今年是章武十八年,以后就纪为‘汉四百二十年、章武十八年’,以此类推。”

刘备想了想,点头许可:“此法甚善,不过,其中原理,还要丞相详加阐述,好让天下读书人明白其中道理、正本清源。免得无知之人以为朕是学识浅薄、不知道怎么改年号呢!”

刘备可以不改年号,但话必须说清楚,道理要宣传透彻。

这是正本清源、直接继承秦始皇汉高祖到汉景帝时的优点,改良汉武帝开始被邪说蛊惑带偏的那部分缺陷。

李素少不得又得为他的多嘴付出代价,写点书论证了。

好在他已经是丞相,提纲挈领给出学术思想就行,具体文笔措辞修饰,让他老婆代写。

至于李素借机阐述出这个理论,倒也没费他多少脑子。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前世他学正统论课程时学过的基础知识,跟“殿兴有福”是绑定的,他掌握得太牢固了,几十年后还能记得。

很多人都知道,从汉武帝到宋朝,中间一千多年,中原王朝的皇帝是经常改年号的。

而到了明清两朝,就变成“一世一元制”了,也就是一个皇帝一辈子就一个年号。

这才有了后人用年号指代皇帝的称呼方式,有了“永乐皇帝”、“嘉靖皇帝”、“崇祯皇帝”、“乾隆皇帝”这种说法。

但绝大多数没学过正统论的人,对于“一世一元制”的出现,只是记了个结论。

哪怕历史系考生,考试也就考这么一个概念和事实,没去细究过其中的正统哲学原理。

事实上,“一世一元制”在朱元璋的时候刚出现,就是跟“殿兴有福”高度捆绑的。

毕竟历史上“殿兴有福论”就是刘基宋濂方孝孺这仨弄出来的,一世一元也是他仨弄的。

一世一元这种制度,就代表年号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