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脸色一板,怒道:“尔等粗坯懂些甚么!百年千年之后,我等是怎么想的,后人如何得知?还不是要听你们说的那些……数黄论黑之辈!
还有,我也不是只为了自己。这些年,《续汉纪》是怎么写的,我也大致知道了。十几年前,河内之战,袁绍大军崩溃、沮授麹义乱中降敌。袁军下将战死者,凡都尉、军司马以上,都能略留姓名。
我等今日死战,好歹是与鲜卑厮杀,该留名的,不比十几年前袁绍的将领多?到时候花些钱财使费,总要让这两日死了的,军司马以上的,个个好歹留个名单。”
吕布提到这事儿,显然是指近年来看到的朝廷的编年体史料《汉纪》、关于刘备这一朝的实录。
原本的历史上,《三国志》在记载官渡之战时,不是在写袁绍兵败时,乌巢劫粮之战,淳于琼以下,还有曹军“斩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等等”的记载么。那些被斩的家伙,其他什么事迹都没,好歹还能留个名字。
这一世,真.官渡之战已经不存在了,但历史地位类似的是刘备和袁绍之间的河内战役。河内战役的战后史料,体裁写法是差不多的,里面也有几句给死者拉清单的简述。
吕布便是眼红上了这几句,为了良心过意得去一些,对得住下属弟兄,想塞钱争取也照着多写几句,不用细节,就一样列个“某某某等战死于袭斩可汗拓跋力微之战”。
被他这么一说,残余将士们都心有戚戚焉,希望给子孙留个封妻荫子的名声。
可是,谁能确保最后摸黑突围出去呢?大伙儿还是心中惴惴。
……
就在第二天白昼的血战,即将彻底拖过去的时候,战场忽然就迎来了一个转机。
南边,确切地说是正南方略偏东的战场上,大约后世苏尼特一带,有大批汉军援军出现了,烟尘滚滚,直指鲜卑剩余主力包围吕布的这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