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时候也没得回头路可走了。
汉军强弩及远,神臂弩理论射程可接近三百步。不过考虑到海上风浪颠簸,哪怕瞄得再准,发射平台本身的起伏也会带来巨大误差,所以汉军弩手基本上等敌船进入了两百步后,才开始第一波放出箭雨。
风浪颠簸同样会影响到三韩水兵,他们拿着普通弓弩,而且主要是猎弓,正常情况下弩不过一百五十步,猎弓不及百步,到了海上还得各自留出三成射程的余量以抵消误差。所以老远就被汉军射得抬不起头来。
三韩战船船舷也不是很高,没有多大回避空间,士卒只能是扛着圆盾顶箭。结果发现简易的木盾只能挡住普通箭矢,在神臂弩面前却毫无防御效果。
不少持盾水兵被弩矢贯穿盾牌后扎进手臂,惨叫连连。不一会儿,海面上就此起彼伏哀嚎不断。
“靠上去!跟汉军打近战!”公孙度也是急了,对方的船上层建筑防御太严密了,根本不可能从射击孔里把箭射进去击杀汉军弩手,那就只有打近战了。
可惜,汉军的船队虽然结阵,却始终保持了一个还算不错的速度坚定向前,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深秋时渐渐转为西北风的风向,对于从西北而来的汉军也有利,大船顺风不用怎么划桨,也根本难以被小船截停。
不少三韩小船靠上去想跳帮接舷战,结果直接被撞翻撞沉,落水者众多。
汉军的大沙船属于海船,所以当然不可能跟五牙战舰那样装拍杆,那玩意儿重心太高,到了海上会被风浪倾覆的。但是“撞角”这种武器,并不会提升船的重心,汉军大沙船也能用。
而此前的华夏船舶,是不存在撞角的,因为更古早的船只,都是方头船型,没有龙骨结构的时代,很难把大船造成尖头,也没地方接撞角。
而十几年前、李素发明出龙骨结构后,这种结构是既可以用于黄海沙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