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在这个位置加强搜索,撞见敌军,也就不奇怪了。
从战略上来说,公孙家把最后的翻盘希望,寄托在这么一场海战上,也不算错,因为其他选项他们只会输得更惨、劣势更大。
朝鲜半岛北部多山,陆路补给难行。自古防守朝鲜半岛的一方,在陆战上无法快速取胜,甚至是惨败,都会自然而然想到海路拦截断敌补给。
甲午海战的时候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壬辰朝日战争初期,朝鲜八道丢了七道,不也要指望李舜臣守住最后的全罗道、靠海军截断日军后路。
公孙度今天出兵的出击基地,还别说,也恰巧算是后世朝鲜八道的全罗道地界,还包括了耽罗岛(济州岛)。
只能说兵家对地理的认知,都是差不多的。
随着对面的汉军舰队出现在海平面上,刚刚弱冠之年的公孙度,也是鼓足了血气方刚之勇,在旗舰上大声疾呼号召将士用命:
“将士们!能不能守住三韩!便在此一战了!诸将务必努力!否则,别以为你们濊貊人、邪马台人能置身事外!汉军一来,你们也都要当汉人的奴隶了!杀!”
公孙度的讲话当然无法传到其他船上,但可以靠旗舰疯狂擂鼓,来传达主帅的激昂。
公孙氏海军将士一看,对面汉军才几十条船,反正肯定不到一百条,己方船数至少是对方的五倍以上!还有可能更多!倒也被鼓舞起了士气。
当然,汉军的大沙船,都是糜竺这些年来苦心经营的,尺寸肯定是比三韩蛮夷造的近海小船要大得多。
毕竟糜竺的船能在黄海上来去纵横渡海,但三韩这些所谓的海船,却是只能贴岸航行,根本不可能直接从瓮津半岛直航东莱半岛或者辽东半岛,稍微离开海岸三五十里以上,就有可能被风浪打翻的。
可惜,因为两军刚接触时相距太远,这个时代又没有测距仪,三韩将士们经验不足,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