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28章 斩杀林邑王

第728章 斩杀林邑王(5 / 8)

没效果了,只能指望火药那点爆破气压把人震出点轻微内伤。

不过,这样的兵器,用来给骑兵反大象,还是比较灵活的,可以作为一个有力补充。

首先这种铁罐只要点了导火线后,稍微吹几秒,扔出去,导线烧完了才会炸,所以出手的时候没有怪叫巨响,也就不会惊吓到掷弹兵自己的马。

而之所以这种兵器成型后用的是铁罐而非陶罐,也是因为引信问题上走过弯路——李素一开始拍脑门,被后世的《赤壁》电影误导,觉得掷弹兵直接用陶罐装药就行了,还省钱。

结果这种武器的第一次实战,就吃了亏,哑弹率极高: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触发式引信”,都是要点了导火索烧到弹体上才会炸。砸在地上的那个瞬间、撞击本身是不会导致弹药爆炸的。

陶罐装药的结果,就是落地还没爆,罐子先碎了,火药撒了一地,导火索好不容易烧完,只能引爆跟导火索黏连在一起的那一丁点残余火药。

李素这才把异想天开的陶罐掷弹兵淘汰了,乖乖用摔不碎的铁罐。

不过,因为这种兵器本来不是给骑兵配的,还有铁壳,所以稍微有点沉重,一个至少有三四汉斤。

守城的时候有落差优势,还能稍微丢远一点。骑兵在马上还没法双手扔实心球那样扔,最多只能是单手投铅球的姿势,李素在赵云出征前测试了一下,最多也就丢二三十步远。

这个距离太危险了,不利于骑兵对大象放风筝。所以李素当初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加大甩动力臂,便于发力扔得更远。

比如装个手榴弹柄,或者向投石兵那样弄个投石索把铁罐甩起来……

一番对比实验,李素当时最后选择了投石索结构。主要是这玩意儿古人接受度高,加工起来也方便,几根绳子做个网兜套在铁罐外面就行了。

不过实际使用测试当中,也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