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长江防线曹操过不来,才能在江东这个局部战场上各个击破先把周瑜、于禁这些灭了。
真要是李素主动分兵一部分渡江北上救广陵、遇到曹军陆军主力寻求决战,李素肯定是要崩溃的。所以哪怕时间来得及,李素也不可能去救援广陵这块孤悬江北的地盘。这事儿必须等跟曹军决战的全面准备做完后才能考虑。
于是,陈登支撑不下,只好带了部分嫡系部队和文武属下,坐了一些广陵郡仅有的坚固战船,试图南下寻求李素的庇护。当时李素在江南就有甘宁接应,所以陈登等人也安全南下了。
后来吴越之地彻底平定、尤其是现在都十二月了,建业攻城战也已经结束,江东全部领土都落入了刘备阵营之手。为了建业攻城战的胜利,刘备原本为黄忠准备的第二波升官也兑现了。
孙家的孙静等人当然是都在破城时乱军中战死了,孙家人知道他们有背盟之罪,投降了也活不了。吴景和吴国太当初说过,被虞翻张纮劝说和平移交后,倒是跟陈登刚好走了“交换场地”,去了江北的广陵隐居安置。
其他江东文官幕僚集团,除了对孙家特别死忠死硬的,基本上都投降了刘备,能宽容留用的刘备也都留用了。
毕竟,历史上赤壁之战前,张昭等人也都是一堆地劝孙权投降曹操的投降派。现在刘备如此势大,还已经攻下了江东,这些文官也不会傻到给孙家陪葬。
江东文武,只有一群武将还是比较有骨气的,程普黄盖虽然都是战败受伤被俘,但只是削职为民,坚持不再为刘备打仗。
韩当如今还在动摇软化的过程中,但也没为刘备效力,于禁也只是降而不仕。
文官里面,地位最高的张昭,都在张纮和虞翻的劝说下归顺了(张纮和虞翻是主动带路,虞翻是王朗故吏,算“起义”,张纮算“主动投降”,张昭算“被俘后劝降”)
其余级别更低的桓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