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公元后200年,整整七百年都是江东第一大族,势力当然庞大。
现在有李素的武力扶持扮演还乡团,劝降两个郡还是很有希望的。
李素想了想,用算账的口吻很随和地跟大家一起算:“我军之前有十二万余人,跟周瑜的决战中,伤亡和大风翻船溺死也不少,就算战兵减损一万,还有十一万人,还要分出提防曹操渡江。
我觉得,留下六万人攻城加防御曹操,分五万人稍作休整、下个月启程远航去交州。去交州的部队,在后续二十天里,应该跟元叹是同路的,你要借用威慑随时都行,应该不至于打硬仗。”
李素此言一出,后续要负责建业攻坚战的黄忠顿时有些担忧,他劝谏道:“司空,江防和围堵建业以北江面的任务,按之前的部署至少要分三万人。
毕竟这些人不仅要防曹军渡江救援,也要封死建业守军突围投曹,再少的话,难免有漏洞。如此一来,总共只留六万人,岂不是只有三万人用于攻城?
城内守军也还有将近两万,这还是算的战兵,没算农兵辅兵。攻城方纵然器械犀利,能砸开城墙,可如果兵力人数比守方都不占优势,迫降怕是太难了。”
李素智珠在握地提醒:“跟周瑜、于禁之战,我们还累计俘获敌军近三万人。这些战俘也是可以改造的。所以,我才让元叹加速去劝降吴郡和会稽。
这些孙家士卒有很多是本地人,我们把他们的故乡都劝降了,父老族人都跟随了朝廷,就不怕他们再怀念一个已经注定灭亡的故主,到时候就可以把这些士兵拿来攻城。
只要剔除孙家军中那些淮泗官兵,其他都可以放心使用。到时候再加两万攻城兵,足够形成威慑了。”
众将都觉得这个安排足够稳妥,黄忠也没有再提出异议。
只要击垮了建业城内守军的信心,同时在正面保持虚张声势、封锁真相,让他们觉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