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杀,关羽的轻骑兵因为没有铁甲,这次乱战倒是没占到什么便宜。
血腥而短暂的厮杀之后,两军各自折损了数百人,张郃与高览不愿意以前军骑兵独战关羽,只是想拖住关羽,等自己步骑会合,所以张郃高览在关羽的气势汹汹紧逼之下,选择了暂时退避重整队形。
可就在这点时间差里,战场周遭都已经水淹了一尺多深,行动很是困难。骑兵在这样的水深下还能缓缓慢跑,步兵行动就很困难了。还好水的流速不是很快,否则一尺深都能冲得步兵摔倒,可能就爬不起来了。
关羽的部队因为一开始缩在大坝上,躲开了水流最汹涌的位置——
但凡溃坝涨水,都是越到下游流速虽慢,但水分布得比较均匀,整个战场都会被淹到。而上游刚刚决口的位置,往往是只有溃坝的那几个点特别汹涌,但别的没水的地方可以完全躲开。
关羽是有意为之,会指挥自己的部队躲开决口点。张郃高览却不知道上游到底哪个点决口,这种信息差之下,关羽的部队沿着沁水南岸选了一条较高的河岸土垄缓缓退兵,张郃高览竟不能挡。
就算冲到关羽面前的部队,也不成建制,后军援军根本无法快速集结汇拢。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远远地呈松散的半圆阵包围关羽,无法上前交战围歼。
不久之后,野王城守军望到西面火起,稍稍评估了一下冲到城下的水势,诸葛亮立刻吩咐打开临河的北城门,把关羽军的走舸全部派出去接应,船上只留划船的必要水手,不留战兵,以便接应到关羽之后可以尽量多装一些骑兵回城。
别看这一步看似轻松,实则这才是今晚诸葛亮安排的诸多步骤中最难做到的——因为沁水涨水了,流速加快,艨艟这些需要靠一定风帆动力的船,根本就扛不住逆流的水速,无法往上游逆行。
走舸上的划船士兵,个个都是提前昨天午餐、晚餐两顿都被奖赏饱餐了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