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素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多想了一步:九真一假、真瓶假酒,利用那些被他主动放回去的黄盖亲随战俘,释放一些周瑜从其他逃回溃兵情报渠道打听不到的假消息。
这些假消息,溃兵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周瑜只要问了放归战俘,就无法找到对证的机会,只能选择信,或者不信。
果不其然,在初步交叉审问了李素放归用于打击吴军军心的战俘、以及自行逃回去的溃兵后,当晚刚刚用过晚饭不久,周瑜才缓了缓脑子,又想起一个关键问题还没审。
之所以一开始忽略了这个问题,是因为这问题跟黄盖的战败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那些最紧迫的“战败原因”问完后,次要问题的优先级也提高了,也值得被仔细问问。
周瑜便开始了第二波提审。
他谨慎地先问了几个逃回来的溃兵军官,最高级别也就是曲军侯级的,给他们吃了点饭菜犒赏,和颜悦色问道:
“你们与周泰厮杀交战时,觉得他们的水兵战力如何?是否是水性精熟之士?水上弓弩互射接舷搏杀如何?把你们知道的都细细说来。”
原来,周瑜是想起了他当初留下黄盖试探阻击李素的另一个目的:利用黄盖摸清李素带来的部队的单兵战力,确认李素得到的援军究竟有没有滥竽充数。
这个问题,周瑜这几天自己也有积累了一些观察信息,但因为李素还没有对南陵水寨发动大规模的强攻战,主要是远程对射和登陆建设营地、搭建攻城武器。
所以周瑜缺乏跟敌军全面接触评估的机会,他不敢凭自己的一点观察就彻底下结论。他害怕李素多谋,在没有动用全力的情况下,只把前军精锐拿来演他、后面雪藏还没出手的主力万一是草包,可不就被李素骗过了么?
可黄盖那边不一样,周瑜很清楚,黄盖这次虽然覆灭了,但他是跟周泰的一万五千人深度厮杀、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