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在了虎林港里出不来,周瑜在后方也还有足够多的战船,让这些陆路后撤的部队继续乘新船参战。
而周瑜对于自己的战略目的,也开诚布公地说得很清楚:他就是想拖过既不利于火攻、又不够酷暑的梅雨季节,把李素拖到三伏天台风天再打,同时也进一步试探李素的虚实、摸清李素新得到的援军的兵力构成。
至于曹仁让不让于禁带着曹军的战船先撤、从皖口港水寨回缩到南陵港水寨,就让曹仁自己决断了。
曹军没有孙军那么富余的战船储备,一批船被堵在长江的某条支流小港汊里,可能后续的战役就用不上了,除非孙曹联军夺回制江权。虽然曹军水兵可以陆路后撤、将来借一部分孙军的战船重新投入战斗,那就看曹仁愿不愿意自己的战船损失了。
毕竟,皖口港是皖水汇入长江的河口,而下游的下一个大型要塞濡须口是濡须水汇入长江的河口。如果长江主航道被李素夺取制江权,哪怕曹军依然掌握着皖口水寨的陆地占领权、掌握住皖水汇入长江的河道,他的船也开不出去了。
只要这些船开到长江上,就会被李素逮住,然后各个击破。
“周瑜这仗怎么打得那么怂?还没开战就已经想好要先用长江的纵深换取节节拖时间了?而且根本没给我们时间思考,再不走的话,如果李素击溃了周瑜试探性断后的船队,那我们的船真要被堵在皖水里了。皖水可是没法直接开到巢湖或者淝水、濡须水里的……”
曹仁不得不面对这个严峻的问题,迅速的思考之后,他决定还是先保一手船。反正船开走、只要水寨不放弃,联军就等于还是没有实质性损失。
李素求战不得,也不敢直接就贸然让水师登陆、攻打皖口的陆上水寨的,那样就会面临“舰队攻要塞”的劣势,正好给曹军大量的陆军发挥的机会。
曹仁的退让,并没有失掉任何兵马、战船和防御据点,只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