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纵深处延伸,渐渐对战场的奥妙看得越来越清。
沮授的第一道工事,果然看似残破、在投石机阵的集中打击下抗不了多久。
但是,沮授设置了不止一道工事!目力所及,似乎至少有三道。而且每道土墙长堑构成的甬道,相互之间相距也就在三四百步。
从施工的作业量来说,挖掘一道两三丈宽深的壕沟、然后把挖出来的土堆砌成一道三丈高、三丈厚的夯土长墙。跟挖三道一丈宽深的壕沟、堆三道一丈半高厚的夯土长墙,土方作业的总量是差不多的。
这个有点数学常识就知道,墙壁厚度、高度都减少一半,截面积只有四分之一,施工量也近似四分之一(实际上会稍微多一点)
沮授放在一线的甬道防线土墙,显然是非常偷工减料的,这才一个多时辰就被彻底砸烂出缺口了。可问题是,他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选择了修三道偷工减料的土墙,来形成防御纵深。
刚才关羽砸破外墙的那一个半时辰里,沮授的部队在干什么?他们在第一道墙背后,临时挖土、把缺口通往左右翼两侧的路垒断,然后用第一道墙缺口与第二道墙之间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内瓮城,把关羽的部队放进这个缺口继续打阵地战!
关羽的部队成功冲了进去,但是因为缺口小,冲进去的人不多,同时能投入的兵力规模只有那么大。
更麻烦的是,投石机机动非常困难,壕桥车和掘土墙的木驴车这些重型装备,虽然把外墙挖破了,但也仅仅是破得可以走人通过,不等于可以直接把土完全挖平、挖到这些攻城车等笨重器械能从缺口里开进去。
所以,沮授的第二道纵深工事,目前就处在关羽的攻城器械怎么都够不着的射程范围之外。
这种打法,正是沮授在198年这个早春,跟关羽的对抗中,磨合成熟的最新防御战法,当然最初的思路,其实沮授早就有了,甚至在当年跟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