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

第587章 李素的秘密武器(4 / 5)

从薄薄的跳板基础上加厚,变成整根的树干削成四方形截面,强度撑得住重锤的坠落。锤头也从原本只用于钉住敌船防止挣脱的尖钉,放大到几千汉斤的锥头铁锤。

当然了,李素早在193年的一次视察中,见过当时还处在实验试航阶段的五牙战船,然后发现这种拍杆锤依然不太好使,所以提出了些许改良意见,把锤子分为两大类——两舷的龟四肢依然用锥头重锤,而船头的**换成斧刃状。

这个形状设计,自然是来源于李素穿越前玩过的《刺客信条:奥德赛》和《罗马全面战争2》等游戏的启发,奥德赛里卡姐的旗舰不就是典型的希腊罗马式撞角战船,撞角就是一把垂放的斧刃或者说锛刃形状,这种结构最适合撞击敌舰把对方撞断。

华夏古代的战船因为是平头,没有龙骨,很少搞撞角。但现在既然李素提前把战船的龙骨结构发明出来了,汉军的五牙战舰也在传统楼船基础上弄了框架龙骨,强度足够。

那么,顺带着把船头的拍杆跟撞角融合,变成一柄既可以固定突刺、也能从天而降的几千斤重大斧头,斧刃拿来撞,斧刃两端的尖角用来砸,正好把装备的潜力发掘到极致。

当然了,后续研发时还有过不少小波折。

比如一开始的时候,拉住拍杆的麻绳设计不合理,拍杆的木杆和金属锤头的总重量配比也不合理。

结果导致拍杆放下去之后,锤头过重、没砸到敌船的情况下,会拖得五牙战船本身重心不稳、剧烈左右摇摆。甚至还有锤头在重力和惯性作用下、带着拍杆一路下坠、最后坠到抡了半圈后杆子砸到自己船舷——

幸好杆子长度超过船舷到船底的高度,所以锤头砸不到自己,倒是没发生“自己抡的锤没砸到敌人,惯性抡回来半圈砸死自己”的乌龙,只是杆子撞断、船舷也微微撞裂、锤头掉到水里沉底而已。

后来,李素和诸葛亮也研究过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