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说不定就不是现在的每个郡这五个人来考试了。
很多如今来围举之人,并不是本郡才学人品最好的,只是刚好和“世家豪强家的傻儿子差不多”,只是赢过那些人的话,按照公事公办的规则,这官也不该你做。
另一方面么,这几个被打的个案算是其中本身就根子不够扎实,有些时临出门之前还收了主家钱财,那在世人眼里就有“背主”的嫌疑了。
贾逵孙资这种还算好,孙资只是自耕的外客,贾逵也没拿同族嫡系的钱和盘缠,性质稍微好一些。
所以,结合如今这第一次科举的社会现状来看,其实至少八成以上还是世家豪强围得下来的,出现意外被黑马截胡的,最多最多不超过一两成。
李素之所以要从上层用临时措施搅动这潭浑水,也不是想从根本上改变什么,他只是不希望首次科举被人说成是彻底的利益交换。
他也想在浓浓的黑雾中撕开一点口子,哪怕只占一两成,好歹也能让天下士人相信“皇帝和司空是好的,是执行层暂时没经验,被那些卑鄙的世家围了标”。
要是一点截胡的黑马也没有,朝廷层面一点“主持公道”的事儿都不演,朝廷的行政效率可就丢人了。
……
以李素的智商,他对于《九章集注》开卖后,民间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当然是早有预料的了。
连贾逵这种智力80的家伙凭社会经验都能推测出来的弯弯绕,对李素而言简直比吃饭喝水还容易。
所以,在让作为民间富商的甄家卖书的同时,他已经暗中考虑好了官面上那一手该如何部署如何监视。
第二天一早,因为李司空的亲自过问,京兆尹和执金吾、城门校尉等衙门都派出了人,强化长安市面上的秩序治安。
同时,一边重点打击闹事滋扰士子的长安闲杂人员,一边让甄家继续卖书,而且可以给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