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杀人灭口而输死搏战,战斗力极为惊人,每个皇帝亲卫骑兵至少带走一两条人命才被击毙。只能怪事情太仓促乐就没法慢慢操作,就为了灭口又死了近千人。
至于伊阙关上那些降兵,纪灵倒是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诱骗收缴完武器后,再绑起来全部排队砍头灭口。然后还连带着把龙门谷一带的几个村镇聚落,也假装找个借口纵兵劫掠,全部斩杀,鸡犬不留,以防止有人看到了今日之战的细节,泄密损害袁术军勤王的正义形象。
经此一役,伊阙关原本的守军五千人、刘协带来的四千人、加上龙门谷附近的村镇百姓八千人,一共一万七千余口,全部被袁术军斩首,一个活口没剩。
袁术军随后对外宣称:董承挟持了天子来骗退勤王军,被围后董承以剑架帝颈、威胁若不放他突围就弑君。最后在救驾的部队试图觑准时机夺回天子时,董承竟然真的丧心病狂弑君了。
卫将军只好为天子报仇,杀了弑君之贼董承。
如此一来,至少对外宣称的剧情,是董承撕票,袁术只是解救人质失败,而且失败后也为皇帝报仇了。虽然陷皇帝于险境也是罪孽,但好歹没有那么重。
袁术身边的谋士笔杆子杨弘,还立刻写了个短檄,稍稍粉饰了一下,把这一事件按照“汉高祖为义帝报仇”定调子描写——袁术是高祖,刘协是义帝,董承是项羽。
这样的措辞和观点,固然是漏洞百出,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其他诸侯肯相信几分,只能看天意了,袁术也是被逼得没办法,随便扯一块目前状态下勉强能圆过去的遮羞布。
不过好在政治上虽然更被动了,军事上却是收获了意外之喜。
董承和刘协都死在了伊阙关,后续的雒阳城怕是不用死命猛攻、再堆几万条人命进去了。
“陛下!臣一定为您报仇,诛杀董承余孽!”袁术在战场打扫干净后,匆匆忙忙赶到刘协遇害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