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89章 袁绍的杀手锏

第489章 袁绍的杀手锏(4 / 6)

后面的内容应该就是九品官人法了吧?

李素往下一看,果然。

袁绍这是在财税制度改革落后于刘备、无法拉拢天下人心的情况下,祭出了一个人事制度改革。可以说,也是一个合理的蝴蝶效应了。

历史上的陈群,要二十年后才开始有资格主导九品官人法的改革,但他心中的念头想法,未必不是年轻的时候、三十出头就已经有了。

陈群在曹操攻打徐州之前,就在陶谦那儿任职。他在陶谦那的职务,应该是仅次于王朗、糜竺,这一世因为糜竺提前走了,所以陈群直接顶了糜竺的“徐州别驾”,算是年轻得志了。

(注:历史上陶谦后期的三任别驾分别是王朗、糜竺、陈群。陈群原本应该是陶谦病危时才上位的。)

后来因为曹操彻底攻灭徐州,跟徐州官员结下了深仇大恨,陈群和很多其他官员就逃难往北投奔青州的袁绍阵营。从这个资历上来算,陈群倒也有巴结许攸、提出变法建议的机会,只不过主要的定策之功肯定得让给许攸这样的老资格前辈。

袁绍没有曹操刘备诸葛亮那样的“唯才是举”魄力,而且袁绍本来就是世家大族的利益代言人,他接受这个东西再正常不过了。

九品官人法对于世家大族有多大的吸引力、能换来世家大族对提出这个变法的诸侯多大的支持力度,这个不用多说。稍微了解点三国的人都知道,说多了纯粹灌水:原本曹丕都是靠着这个改革赢得了门阀世族支持他代汉称帝了,杀伤力能不强么。

但李素是后世来人,他知道这玩意儿在导致阶级固化、世家垄断做官方面的弊端,是完全不亚于崩坏后的察举制的。

在李素心中,他最希望的人事制度改革当然是一定程度上向科举制改良演变,最好是介于唐宋之间那种科举。不用跟明朝那样刻意考虑平衡而压制考试内容的实用性,那样也容易实现些,阻力也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