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过,年初上元节的时候,李素带老婆游华山、顺便请诸葛亮年后一起云游视察,当时诸葛亮的年纪,距离周岁十六也就差三四个月了。
如今已经是194年农历三月底,算算日子,诸葛亮十六周岁的生辰,会在去呼厨泉处出使的路上渡过。这风餐露宿赶远路的环境,条件肯定不好,所以李素趁着这几天还在银川城里,舒适优渥,请阿亮吃几碗寿面,也算是使唤人的补偿了。
何况也谈不上使唤,这是为了诸葛亮自己的成长,积累各方面的阅历。
一行人坐着重新装好车轮、裹上草编外胎的大篷车,嘎吱嘎吱地晃悠着进了只有半丈多高土墙的银川城。
马超亲自来城门口迎接李素,然后一起入城。马超说了些自去年各奔东西后的功业进展、西域见闻,还表示已经准备设下了简陋的接风宴,宴请李素一行。
不过,李素也看得出,这个接风宴肯定是真的非常简陋的了,不是马超谦虚——谁让这银川郡才刚设没多久呢。
就说刚才看到的所谓城墙,其实就是一道围墙,连夯实工艺都没有,只能算是堆砌。跟历史上马超和曹操在渭水之战时曹操立的浇水冻结的冰墙营寨还不如呢。
城内的其他建筑,也是非常简陋,马超临时设置的银川郡守府,暂时也只是一个夯土加尖桩木栅栏围起来的建筑,里面的住屋还是加了木柱子的帐篷。
至于城内官民的住处,那就更破了,就算有房子,也是稻草泥巴加一些木料临时拼凑的。移民才刚来这儿不到一个月,能把春耕插秧先忙活完就不错了,房子只能是以后农闲的时候慢慢修整。
见到城内那么简陋,李素也不对马超的设宴款待有多大期待,笑着说不必客气,把食材交给他随身带的厨子就行了——李素这种人,哪怕只是带个一千人的卫队使团,肯定也要随军带专门的厨子的。反正部队本来就要火头军烧饭,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