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水平是值得商榷的。
换言之,他可能有时表现得“对人性无所不知”,但那是建立在他读过史书、大致知道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人设,而不是自己分析。
不靠先知,全靠自己独立分析的话,他的“知人”最多也就“智力值90”的程度,说不定更低一点。
而这一次的突发事件,显然就挑战了他的软肋——因为他根本没想到,袁术这么一个丝毫目无天子、在李素刻板印象里就该狂妄到想自己当皇帝的诸侯,也会来勤王救驾!
袁术怎么会救驾?怎么能救驾?他不嫌弄个皇帝在身边,做什么决策还要每天请示,很烦吗?简直人设崩塌啊。
所以当刘备让李素评价这事儿的影响时,李素都不知道怎么推演了,因为他连袁术的出兵动机都想不通,就更想不出袁术的决心、支持力度有多大,是有枣没枣打一杆,还是铁了心砸大本钱。
刘备看他表情数变,却始终一言不发、忽喜忽忧,不由愈发急切追问:“有什么惊讶就说出来嘛,跟孤和公达一起参详,自己想怎么想得明白!”
李素这才稍微缓过点神来,诚恳地说:“此事,确实请大王恕臣智数短浅,也可能是偶有一失,臣竟不能揣测袁术为何会坚决出兵勤王,也就不知道袁术的决心,简直无法分析。
臣……臣只是觉得,这实在不像袁术本心做出的决策,究竟是他帐下谋士花了多大心机做了多大的局蒙骗其主出兵,还是受了什么别的人挑唆……”
他指出这个问题之后,刘备倒是觉得没什么,但荀攸很快也凝重起来。
思索良久,荀攸感慨道:“右将军都自称智数短浅,我辈岂不愈发惭愧。右将军的‘不明、不知’,境界俨然已高过我辈的自以为明、自以为知。
确实,袁术为何会出兵、为何是在这个时机出兵,确实蹊跷。我只分析了他仓促出兵打不破峣关,却没来得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