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军。
献玺仪式前,王允最后一次安抚牛辅部下的机会,就这么被他亲手扔掉了。
然后他才志满意得地等到了朝会的点儿,踏着晨曦的金光领班入宫,自觉龙骧虎步,天下在手。
……
未央宫前殿正室。
没错,就是那个“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的宣室殿。三百年前汉文帝召见贾谊就是在这儿。汉献帝迁都回长安后,这里又成了正式朝会的举办地。
十二岁的刘协,在几个宦官的搀扶下,稳稳走上龙座。看着领班的王司徒带着其余两班朝臣依次入内,他自己的内心也颇有几分激动。
因为王司徒前天私下里告诉过刘协了,年少的皇帝知道今天是传国玉玺重献朝廷的大日子。
对于这事儿的象征意义、以及献出玉玺的李素究竟有没有别的企图,年少的刘协也私下里问过几个人,主要是他身边的贵人伏寿和一些宦官。
伏寿还是少女,对朝政懵懂无知,也说不出什么来,但那些宦官,却无不诚恳地告诉小皇帝:李伯雅天下忠义之士,素知天命,定无二心。他肯说服征西将军将玉玺献归朝廷,定然是看出了大汉已然中兴,从此就是好日子了。
刘协历史上虽然当了很久傀儡,但这人智商和政治敏感度还是很不错的,别看他才十二岁,已经非常明辨是非了。
听了身边人都这么说,刘协微微有些讶异,但更多是觉得“大家都这么说,肯定有其道理。我已经兼听则明,都没听见有人说李素坏话,不可能是所有人全部串通”。
只能说,他再聪明,仅凭十二岁的年纪,也断然想不到是因为“宫中所有三年前就已经入宫的宦官,都是李素从袁术袁绍的屠刀下救出来的”这个理由,才导致宦官们众口一词美誉李素。
当初要不是李素在嘉德殿宫变时,临危果断请灵思皇后懿旨、对十常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