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可以上步冲击四分卫、可以防守跑卫、也可以负责附近区域的近端锋,具体职能就取决于教练的安排了。
所谓防守二线,包括了角卫和安全卫,他们的职责略微有些分工合作的小小区别,但整体来说就是需要联手镇守后场,掐断四分卫的传球进攻,以及接球球员朝着后场的推进,不让对手有机会靠近端区得分。
上述就是橄榄球进攻组与防守组的职能分工,但位置和战术一样都是死的,在教练手中却可以演变出无限可能。
话题重新回到奥本大学老虎队身上。
这支球队的防守组确实不俗,而其中,防守锋线球员又更加突出——防守组队长昆汀-格罗夫斯和帕特-西姆斯(pat-sims)都是ncaa东南联盟之中小有名气的好手。
这也意味着,奥本大学在前线对峙环节之中拥有更加出色的施压能力,这对四分卫在压力状况之下的观察能力和传球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而这恰恰是乔什-弗里曼的一大短板——传球成功率的严重不稳定。
于是,普雷斯针对性地制定了进攻战术:
以跑卫的地面进攻为主,在硬碰硬的地面推进较量之中,瓦解对方的前线施压,吸引住防守前线的注意力,进而为传球进攻赢得更多空间,期待着能够稳扎稳打地打破对手的防守锋线,寻求推进空间和得分机会。
然而,奥本大学在上半场比赛过程中也做出了相对应的调整,连续以撞墙式的缜密防守掐死了野猫队头号跑卫詹姆斯-约翰森(james-johnson)的持球冲跑尝试,如同蛇打七寸般地从源头打乱客队的布局。
当野猫队教练组无法思考出行之有效的破局方案,他们也就如同死循环一般地陷入老虎队锋线对峙的陷阱之中,格罗夫斯在上半场可谓是大放异彩,前后四次擒杀四分卫,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主宰了比赛——
所谓擒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