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之上,徐州大小的官员世族纷纷恭贺李绩。
作为徐州的一颗新星,日后必将成为徐州举足轻重的人物。尤其是不少人得知他居然还没有婚配,更是绞尽脑汁,想要和李绩攀上关系,将女儿许配给他。
有人高兴,自然也有人不高兴。
自打受封台之后,不少人都对曹安民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尤其是那些和曹安民出生入死的弟兄们。
让一个小白脸,从未上过战场的人,成为徐州最高的军事统帅,成为仅次于曹安民的军方第二大佬,这样的选择真的合适吗?
这个问题不单单在众多武将的心中产生,而且也在不少文臣的心中扩散。
姚广孝告病,陈登告假,徐州两大智囊先后离席,让人感觉到一丝丝不对劲的气氛。
不少人甚至担忧,徐州至此会出现君臣貌合神离的局面。
盱台,李绩成为军师将军的第一站。
作为徐州西南的重要州县,一直以来都是重兵布置于此。
如今更多的兵马开赴东城,威逼周瑜和刘表的大军,盱台反倒是冷清不少。
马车之上,李绩一直都在琢磨徐州目前的军政体系。
徐州本来六郡,外加沛郡和三韩郡,主战兵力只有八九万人,但地方驻守的郡兵却有七八万人。
看似这七八万不多,但却是一个极其大的负担。
尤其是这一个和袁谭交手之中,暴露出来了很大的问题,郡兵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根本无法和袁谭的士兵面对面战斗。
所有的战斗,若是没有北府军等主力军团支援的话,根本就是一败涂地。
纵然是攻城战之中,李通率领的北府军可以达到一比七八的死伤,但郡兵最多也就是维持一比二。
如此庞大的军队,如此弱的战斗力,让李绩不由心生精简地方郡兵